作者:任玉明 来源:农村信息报 发布时间:2020-11-15 浏览次数:
关于保障温州粮食安全的思考与建议


1114A06_002_01_b.jpg

温州文成高山有机大米种植基地。(资料图片)

        □任玉明 

       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,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为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,更好地发挥粮食和物资储备的防风险功能,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,今年,温州开展了全市粮食安全保障情况调研,形成如下调研报告。

        温州市粮食安全保障基本情况

        粮食安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。近年来,温州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,坚决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省委、省政府粮食安全工作部署,将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列入对县(市、区)委、政府绩效考核,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。2017-2019年,温州市连续3年荣获省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。

        粮食生产能力逐步巩固恢复。至2019年底,温州实有耕地369.5万亩、永久基本农田290.6万亩,粮食生产功能区76.7万亩,完成全市永农储备区划定,垦造和补充耕地1.3万亩,均超过省定任务数。

        粮食和物资储备能力明显提升。全市粮食储备规模由2014年的31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63.5万吨,全市储备冻猪肉3500吨,活体生猪3万头,物资储备库21个,储备救灾物资60余万件,仓储基础条件和智能化管控水平持续改善。

        应急保供能力有所加强。率全省之先印发《温州市救灾物资联动调配暂行办法(试行)》,建立“市级统筹、县县联动”区域保供机制、应急协调制度和应急预案。

        粮食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管理,开展粮食库存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试点,探索建立粮食库存监管长效机制。推进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,完善粮食质量管理制度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,年度抽检样品1000余批次。

        粮食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

        粮食供求矛盾突出。一是粮食增产余地有限。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,城郊、平原等地的高产良田减少趋势明显。二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。种粮成本“地板”和价格“天花板”矛盾突出。三是粮食产业化发展滞后。粮食流通产业低小散格局没有根本改善,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粮食大流通的需要。

        粮食应急薄弱环节较多。一是粮食应急加工能力不足。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、设施差、技术落后,区域分布不均。二是储备粮适需性差。粮食储备品种结构不合理,晚稻品种储备比例仍然偏低。三是粮食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突出。政策性粮食收(承)储企业在粮食应急保供等重点环节的响应机制还不够完善。

        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滞后。一是现有部分仓储设施条件较差。各县(市、区)仍有部分粮食仓储设施建于上个世纪,难以适应低温储粮、科技储粮、信息化储粮的要求。二是新规划建设的储备粮库存在落地难、资金不到位、建设期长等问题,不利于粮食安全储存监管和应急调控动用。三是粮食经营企业仓储条件差、设施缺乏。因储粮成本和损失风险较大,最低库存量难以落实。

        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。一是耕地质量保护有待加强。因生活、工业垃圾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原因,导致土壤污染问题。二是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能力不足。全市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仅有市粮油产品质量检测站1家,粮油质量安全快速检验能力不足。三是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渠道不畅。市场流通粮油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难以满足市民绿色健康的粮食消费需求。

        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与建议

        持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。一是严格保护耕地。严守耕地红线,坚决制止耕地“非农化”行为,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。二是提高科技种粮水平。强化创新驱动,支持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进智慧农业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。三是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,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。四是压实粮食生产责任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市长、县长责任,发挥主要产粮县优势,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,推动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落实落地。

       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。一是落实地方储备规模。足额落实市、县地方储备规模,保持市内粮食储备50万吨以上。二是提高储备粮晚稻占比。按照“优储适需、储为所用”的要求,调整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,特别是提高晚稻品种储备比例。三是增加成品粮储备。按照省等级标准、包装规格等要求,严格落实新增成品粮储备规模。四是创新储备粮轮换运作机制。制定和完善储备粮委托轮换、动态轮换等管理制度,管好管活粮食储备,确保储备成品粮“常储常新”。五是加强储备粮动态调度。加强信息化系统应用,实施粮食库存动态监测、主动调度,确保储备粮库存数量不低于储备规模70%,轮空期不超过6个月。六是加强粮食仓储新技术应用。加快推进市本级、瑞安、永嘉、平阳等地在建26万吨储备粮库项目建设进度。

        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。一是建议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地方储备粮一体化保障机制,实现长三角内部产销一体化建设。二是大力提高粮食应急加工能力。加强各县(市、区)的责任,将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建设纳入考核。三是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。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,建立指标科学合理、技术先进适用、监测灵敏高效、数据权威可靠、发布及时通畅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。四是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。加快粮食物流市场建设,形成以市粮食应急保障基地为中心,各县(市、区)中小型粮食专业批发市场为辅的粮食物流完备体系。五是充实应急供应成品粮源。鼓励粮食经营企业增加日常库存量,督促企业落实粮食经营、加工企业最低库存制度。

       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。一是推进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。明晰粮食质量安全行政监管职能,加强市、县、企业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建设,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。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源头治理。加强粮食质量田间延伸监测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管控。三是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。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检查,健全监测信息发布机制。四是提升粮食质量检验监测能力。完善粮油质检站基础设施,落实优质粮食工程有关质检体系建设项目,提高县级、企业、收购站点检测能力。

        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。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,扶持粮油经营、加工、物流、仓储等企业发展壮大,培育一批主业突出、核心竞争力强、发展速度快、质量效益好、带动作用明显的粮油骨干企业。鼓励企业发展“互联网+粮食”,促进线下与线上融合、实体与网络联动。支持中国好粮油、浙江好粮油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粮油商标品牌建设,提升产品信誉,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、多元化消费需求。

        持续倡导爱粮节粮。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越是面对风险挑战,越要稳住农业,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”的要求,进一步强化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”意识,结合世界粮食日、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,大力开展宣传进机关、进农超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,引导形成浪费可耻、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。

        作者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

最新新闻

集团简介

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主要承担温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开发建设、经营管理和产业培育。
目前核心业务主要是菜篮子民生工程、市场经营、商品零售、酒店餐饮等,培育业务有物流仓储业、会展及广告业、旅游业等。

查看详细

联系我们

地址: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
电话:0577-88198479
传真:0577-88198479

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
请关注我们